发布日期:2011-04-18 点击量:1022人次
西安花卉网消息:对于是否评选“第二市花”,广州多位名家赞弹不一。那众街坊的意见呢?经过为期三天的“民意调查”,截至昨晚6时,在新快报官方微博和新快网上的近2000个投票中,“民间意见”初见端倪——近八成参投网民“独钟木棉”,不赞成再选“第二市花”。 “由细(小)就睇住(看着)木棉花长大,觉得冢?久蓿┫滴蘅扇〈的。不管数量有多少,诙枷笛虺浅鞘刑刂实南笳鳎 系最好的‘市花’了……当然,希望以后能看到越来越多木棉……”很多街坊,在对“第二市花”说“不”的同时,也纷纷诉说自己的木棉情。 如网友“阿志”坦言:忙碌的生活,让人好久以来,一直都忽略了木棉的存在,甚至忘记它还是市花。“直到这次新快报发起‘寻花’活动,我才如记起一位老朋友一样,又想起它;并专程找了个周日,去沿街赏花,发现它真的比我儿时那会少了好多啊……‘第二市花’?就不要了吧。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木棉!” 而新快报热心读者“Vick-ymama”,是位“疯狂的花痴”,一到春日,就满大街跑,拍摄各类羊城花卉。这次,还积极向“寻找花城‘花海’”活动投稿。不过,就是这么个爱花人,“在为天桥上片片火红勒杜鹃满心欢喜”之余,对是否选“第二市花”一事,还是“坚定地投了反对票”。她在留言中说:“花城确实有好多花值得我们去爱,但木棉‘花老大’的地位,一个足矣。” “可以选‘广州最多的花’、‘最适合大面积种植的花’,‘最色彩斑斓的花’等等‘花之最’,”读者“小D妈”支招,“但都不能冠以‘市花’的名义。”网友“双面小魔女”则建议:“与其选‘第二市花’,还不如好好想一下,如何保护好现有的木棉吧。” “赞成者”说—— 市花应“与时俱进” 少部分赞成在木棉基础上,再选“第二市花”的网民,则普遍认为:广州的市花应“与时俱进”。早在民国时期,为象征广州处于“革命前沿”,“英雄花”红木棉成了市花。但在木棉之前,广州的市花是“素馨”(鸡蛋花)。而现在是后亚运时代,城市的特质内涵也更丰富,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选一种市花,来表现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城市气质和理念。 “广州市花并非一成不变的,木棉也不是广州唯一的市花,早在南越时期,素馨花就很‘火’,还有一大片的花田,就在现在珠江医院附近。”在赞同选“第二市花”的读者中,自称是“广州土著”的“阿喂”认为:木棉花作为“英雄花”,确实不能忘本,但广州如今已在向国际都会迈进,木棉作为市花,已不能完全代表广州的进步了。 此外,有些支持“第二市花”的网友还觉得:木棉花高高在上,只可仰视,若再选一个亲民的“第二市花”与木棉互补,岂不更好? ●木棉字 人物:黑马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创意总监,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广告网总裁 黑马大叔:木棉伴我成长 “木棉花伴我长大,我闭着眼睛都能画得出来!”为表达对木棉的钟爱,昨日,广州知名广告人“黑马大叔”特意向新快报记者“秀”出字画珍藏——《红棉》。据悉,这幅作品曾入选亚运海报展览的十佳海报。 幼时家住海珠桥南的“黑马大叔”记得,当年一出滨江路,就能看到美丽的木棉。“但我更喜欢到陵园西路赏红棉,因为当时那边整整一条路都是木棉树,‘英雄花’配上烈士陵园的英烈,意境特别不同”。 2009年,“黑马大叔”在参与筹备亚运会开幕式时,有感而发,创作了一批具有广州元素的“画字”作品。出于对木棉的深厚感情,“黑马大叔”力作一幅《红棉》字画。谈及创作意念,“黑马大叔”说:他是想用字的结构,表达木棉的挺拔枝干,穿插的红色,代表木棉花的“骄艳”,这样一来,字和画融合在一起,“英雄花”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名家故事·我的木棉情 ●木棉画 人物:广州著名画家,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 陈永锵:丹青绘红棉痴迷六十年 我国著名画家陈永锵,是地道的“老广州”。自幼喜木棉,观之、赏之、亲之、友之、书之、绘之——提笔一画,就是60年!去年还专门举办了木棉画展。他痴木棉到什么程度呢?不但不吝笔墨丹青,还特地在浩瀚的诗海中,淘沙取金,辑出前人先贤咏木棉诗词183首,集结成册,蔚为大观。 木棉是小时的玩伴 “我在广州出生,是木棉树下长大的孩子。”陈永锵说,他3岁会拿笔涂鸦时,画的就是木棉,一直画到现在,他63岁。 忆起儿时与木棉为伴的情景,本不苟言笑的陈永锵,面部线条顿时柔和了许多。“很多花凋零时,花瓣都是静悄悄一片片掉下来;但木棉偏不,它是一朵朵地下坠,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小时候,我总是故意站在树下,等待木棉砸在脑门上那‘嘭’的一声,真过瘾啊……然后,我拿着草帽当袋子,把木棉花一朵朵捡起来,晒干,给阿妈煲粥喝……”少年时,顽皮的陈永锵经常爬树玩。不过,只要他爬上了木棉树,就能安静下来,“发呆、画它们、写它们、观察它们。最后,连小鸟都觉得我是树的一部分,跳来跳去,不怕我”。 木棉印在了他脑海里,刻在了他心上。几十年与木棉为友,让陈永锵画木棉信手拈来,且画种多样,画风多变。就是画5米高的木棉大作,他也从不打小样,一切都是随兴而为。“我跟它们太熟了,笔尖自然成画了”。 编撰木棉诗以寄情 陈永锵对木棉的迷和爱,不仅用画笔来展示,寄情于诗。他观木棉:“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他赏木棉:“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他亲木棉:“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除自己作诗外,陈永锵还邀来好友,一起在中国诗海中,一篇篇翻寻木棉辞章,编撰出历代诗人咏木棉的《木棉诗辑》。 “上网,到图书馆里找,在全唐诗、全宋诗、全清诗等里翻。工作量很大,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件事)。”陈永锵很自豪,因为很多人看完诗集后告诉他,“原来张籍、李商隐、苏轼、杨万里等人,都是木棉歌咏者啊,之前竟未知!” ●木棉照 人物: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陈俊生:为摄红棉观察十年 拍不好红棉,宁愿“歇机” ——花十年时间去“观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俊生,日前专程来到新快报,讲述他与红棉的“痴情二十年”。为向心中的红棉致敬,陈俊生还和堂兄——著名书法家陈秋明,计划合出一本画册——《红棉璀璨》:“我弟兄俩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广州市花的赞颂,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拍木棉十年不辍 学生时代就钟爱木棉的陈俊生,上世纪90年代攒足钱购买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当时,我就背着这部胶片相机,跑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拍摄红木棉。”陈俊生说,千姿万态的木棉让他越发“沉迷”,一拍就是十年。“至今,我拍摄的木棉花底片非常多,保守估计有上千张。可惜的是,由于胶片难以保存,现在很多底片都已模糊变色了。”陈俊生觉得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拍摄十年,陈俊生的木棉照好评不断,但他自己却逐渐“找不到感觉”,进入瓶颈期——“老一套”的表现手法,如何才能突破呢?更让人郁闷的是,他买不起更先进的长焦镜头,无法近距离展现木棉的细致之美。 拍不好,干脆就不拍了!于是,陈俊生放下相机,决定用双眼观察木棉、用心去感受木棉。年复一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直到去年,他才再次拿起相机,拍摄红棉。 敬木棉带伤创作 去年3月,陈俊生率摄影团赴西藏林芝拍摄雪域桃花,原计划拍摄半个月,不料第三天遇到车祸,断了一条肋骨的他只好返回广州。 祸兮福兮!回到广州的陈俊生,发现羊城春意盎然、红棉怒放。“我当时就把桃花抛诸脑后了。”尽管伤筋动骨一百天,但陈俊生还是忍着伤痛,带着轻型摄影装备,跑遍了农讲所、陵园西路、中山纪念堂、广东迎宾馆等老城区各处,寻找红棉美景。 前不久,陈俊生又有了新目标:“去年是带伤在身,拍摄时动作不能太大,照片还不是最好。”现在,他又穿梭于广州的街头巷尾,拍摄心中的那朵红木棉……(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