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4-18 点击量:1202人次
西安花卉网消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来到北京植物园。在碧桃园东南角,两棵七八米高的桃树傲然迎风,煞是抢眼,粉霞一般的花朵缀满枝头。不少游客慧眼识美景,争相与之合影。 这两棵人气树芳名“品霞”,是北京植物园今年桃花节的“花王”,也是北植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花品种。它是采用人工授粉方法杂交而来——“桃花爸爸”是白花山碧桃,“桃花妈妈”是合欢二色桃。“桃花宝宝”汲取了爹妈的长处,花期较早,花朵漂亮,株型丰满圆润。“品霞”4月上旬即可开花,弥补了北京早春时期缺少艳丽桃花的缺憾。“品霞”父母虽然常见,不过它的出世可是历经十六载风霜。 这是“品霞”的成长日记: 1994年春天,北京植物园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研发团队的成员采用人工授粉方式,培育白花山碧桃与合欢二色桃的杂交种子。 1995年、1996年,工作人员继续培育种子,一共收获杂交种子119粒。 1996年3月,杂交种子被转移到温室播种。 1996年5月12日,长高一点的种苗被移栽到北植小井沟苗圃,定株72株,成活62株。 1998年3月底至4月初,经冬历秋的等待之后,12株种苗终于开花,这就是最初的“品霞”。 1998年到2000年,经过3年连续开花观察,工作人员终于确定了杂交桃花的花期、花色等性状的稳定性。 此后10多年,工作人员将新品种的植株进行嫁接扩繁,“品霞”有了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 2010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正式授予北京植物园“品霞”自主知识产权证书。 据北京植物园科技科工程师付俊秋介绍,北京植物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主攻桃花的选种和育种工作,当时公园的桃花主要是从美国、乌克兰、日本等国引进,品种较为单一。为了培育新品种,工作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两到三组人工授粉组合,从1994年初到现在,已尝试了20多组实验。他们通常选取不同特性的两种桃花杂交,每到春天,工作人员都要来到桃花树下采集黄色的花粉,阴干一两天,在另一种桃花快要开花的时候进行人工授粉。由于可以授粉的时间只有两三天,园艺师常常要早出晚归。为了提高授粉成功几率,他们每组实验每年至少要采集1000朵以上的花,再进行人工授粉及播种,但十几年来成功培育的新品种只有“品霞”。本报记者 吴镝摄 延伸采访 “北京产”花卉市场份额不足两成 北京植物园新诞生的花王“品霞”受到游人热捧,也引起大家对于花卉新品种的关注。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获悉,2010年,北京地区花卉的销售总额约100亿元,其中86亿元是外国或外地花卉,北京的7万亩花卉种植基地的产值不足两成,约为14亿元。其中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更少,部分园艺单位即使研发出新品种也未能走向市场。 其实,公园并不承担培育花卉新品种的任务,但是培育新品种的队伍正悄然崛起。 以北京植物园为例,它是全国收集观赏桃品种最多的公园,目前种植了60多个桃花品种,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桃花新品种培育工作,并于去年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花“品霞”。 北海公园的菊花全市闻名,目前有1000多个品种的菊花,一部分是传统品种,一部分菊花是从全国各地引种在本地培育生长,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部分优良品种。近五年来,公园园艺队自主培育且品相较好的新品种菊花约有20个,目前正在准备申请知识产权。 作为专业的园林植物引种、选种、育种科研单位,北京园林科学研究所一直从事花卉研究工作。在全园200多个草花、地被品种中,有47个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 “奥运圣火”一串红、“京帝”万寿菊等拥有北京市良种权。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副处长单宏臣告诉记者,目前北京的花卉市场以引进品种为主,在“十一五”期间,花卉产业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自主知识产权不足。(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