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7-07 点击量:1114人次
西安花卉网消息:随着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推进,昆明市对外开放不断提速,产业经济如何接轨国际市场,成为昆明提速发展的关键。
2011年,昆明市提出了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定位,以打造重要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建设区域性国际产业聚集中心,全面推进昆明产业国际化、尤其是制造业国际化的进程。
作为西部高原城市,昆明市具有西部城市资源型、高能耗、高污染,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粗放式发展的代表性。如何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构建在国际分工中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此问题,昆明市给出了答案:走以信息化为支撑、高新技术为指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其中的重点。
2011年5月,昆明市在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进程中,在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定位下,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
“两化融合”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对城市经济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已经在国内一线城市得到验证。以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为例,2009年全年,该市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7365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产业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上海市工业经济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而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新型工业体系发展实绩,则增加了以上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亲自牵头组成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编制公司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组建了信息中心,以信息技术支撑大型客机全球协同研制为切入点,通过实施数字化并行设计制造流程,有效支撑大型客机研制。
有专家认为,目前,在全球经济领域,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自发需求已得到进一步激发;世界各国在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经济方面基本形成共识,信息化对促进产业调整振兴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将愈益凸现。
2011推进三大领域信息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昆明市“两化融合”成为国家级试验区显得必要而及时。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昆明市工信委表示,2011年,昆明市正着重在三个领域推进100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三个领域分别是装备制造领域,冶金、化工、建材领域,中小企业领域。
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向网络化制造方向发展。在冶金、化工、建材领域,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原材料生产工艺融合嫁接,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在中小企业领域,重点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目前,CY集团ERP系统应用扩张项目、南天电子智能化生产管理与科学决策系统(7.36,0.17,2.36%)总公司与分公司VPN网络等装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正在建设当中。云锡集团数字化矿山及演练选矿工艺流程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投资。(19.89,0.02,0.10%)、云内蓝景化工等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当中。
打造最富商机的开放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至目前,昆明市已成功建设了一批涵盖花卉、小商品、糖业、(16.20,0.05,0.31%)等特色行业,具有地方特点的信息化项目,如昆明斗南花卉拍卖系统、昆明螺蛳湾商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数据库、云南糖业电子商务平台、昆明农产品交易网、昆明泛亚产权交易网等。
这些平台的建立,对相应行业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富集和配置资源要素,提升昆明的区域影响力、龙头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昆明市工信委表示,当前,昆明正处于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昆明市将坚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南最具活力、最富商机的发展前沿和开放高地。(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