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烘焙的黄菊,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它除了药用,还可以泡茶,很是清爽。市面上常见的黄菊大多上百元一斤,但在浙、皖、赣三省交界的上晓起村,黄菊竟能卖到5000元一斤。
制作出这样天价黄菊的是陈文华教授。同样是菊花,价格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陈教授当然有他拿手的一套。原来,他种的黄菊不仅色香味一流,而且每一朵花都大,在炮制时每一片花瓣都不会掉落,花形完整。
陈教授在种植方面特别讲究。租地时,他并不看土地肥不肥沃,而是确认有没有四面环山,地旁边有没有小溪经过。原来,他了解到菊花是短日照作物,日照若超过12小时就不结蕾不开花,四面环山的地势正好为菊花提供了短日照条件。菊花需要水分,但又怕太潮湿,所以陈教授选择有河流的地方,让它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弥漫出水蒸气,滋润到菊花。
至于施肥,陈教授更有一套。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化肥,而是将一种名叫紫云英的植物种子撒在菊花地里,待花期旺盛时将它翻到地底下,因为紫云英的根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利于肥田。陈教授说,这样的“绿肥”不仅环保、而且经济。
在陈教授的黄菊地周围,还对方着多个草垛。草垛与菊花有何相干?陈教授解释说,黄菊一年只能种一季,11月是黄菊收获的季节,但这个时候进入冬季,寒潮随时来临,一旦温度下降打霜,菊花打焉就影响花形。这让很多花农头疼的事情,陈教授却自有解决之道。他在《齐名要术》里找到了果农防霜的方法:冬天持续下雨,若突然哪天天晴,当晚必定打霜。此时,可以用烧稻草的方式熏走寒冷空气,防止降霜。可以说,陈教授堆的草垛是“备战备荒”。
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陈教授的黄菊长得特别好,个大、花形完整,因此经过烘干之后就特别惹眼。不过,黄菊卖得贵的秘诀还有一个:陈教授把它定位在高级饮料市场,让消费者像品茗一样,观赏黄菊的色香味形。所以,他改去以往商人按斤卖的特点,统统按朵出售。每朵3元至5元,最贵的一朵可以卖到10元。所以,一斤烘干的黄菊按1000朵计算,就可以卖到5000元左右。
如此说来,陈教授的黄菊能卖到天价其实并不稀奇,因为他的学识为创业奠定了基础,为创造财富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句话说,命运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这话完全可以在陈教授身上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