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由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出版社、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共同策划的《中国陕菜官府菜》正在编著中,即将很快面世。
大唐博相府酒店餐饮顾问郑新民介绍,这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趣味性、实用性、普及性、知识性都全面具备。“可以预见,此书的出版将为陕菜树碑立传,插上文化的翅膀”,郑新民对此书的出版充满期待。
“可以说,陕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是全国菜系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品牌。”郑新民认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烹饪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烹制的珍馐如花团簇拥,异彩纷呈,而陕菜则是这簇花团中一枝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奇葩。“纵观陕西老字号,无不历史悠久、品质精优,风味独特、特色鲜明、信誉卓越已成为陕西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而陕菜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烹饪史、中国菜系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认为是中国菜之母、之根。”郑新民介绍,陕西烹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经过多年不断努力,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名菜、名店、名点、名宴,饮食文化研究人才济济,成果丰富。而陕西又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祥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陕西诞生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中国第一本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烹饪”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一书;中国最豪华、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朝的“烧尾宴”等等。”
郑新民介绍,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拥有众多的餐饮老字号品牌,拥有1个国家级“非遗”,即同盛祥饭庄的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6个省级“非遗”,包括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的陕西官府菜制作技艺、西安饭庄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同盛祥饭庄、老孙家饭庄的牛羊肉泡馍、德发长的饺子、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的烹饪制作技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有2000多种项目,其中饮食类仅有10余项,饮食类非遗能够入围国家级名录,对于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和饮食文化的推广,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郑新民看来,陕菜的核心就是文化。文化是陕西餐饮的亮点,也是生命线。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几乎都有美丽的历史传说与故事,可见陕西的饮食文化内涵极其深远丰富。陕西传统菜点无论在意境上还是在风格上,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中国陕菜官府菜》的即将出版,就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菜、喜欢陕菜,让陕西人和来陕西的人在游陕西、爱陕西的同时,还能吃陕菜、爱陕菜,发现更多陕西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