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节气:本月21日 小满
本站会员人数1504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top_banner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安白鹿原:建造关中理想的影视旅游区

专题报道

left_1 left_2 left_3 left_4

西安白鹿原:建造关中理想的影视旅游区

发布日期:2012-10-11 点击量:1118人次

建造中国·西安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
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东靠秦岭,北望秀岭,以白鹿原坡和灞河为中心区域,长约22公里,宽约3公里,规划面积69.6平方公里,由科技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民俗文化区、休闲文化区、农业观光区、宗教文化区等六个功能区组成。区域内有灞河依塬而流,西蓝高速、312国道、关中环线、沪陕高速贯通全境,具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
2003年3月,蓝田县委、县政府设立中国·西安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管理委员会(简称白鹿原管委会),着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旅游开发、休闲度假、民风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近年来,白鹿原管委会大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签署投资协议,众多的工农业、三产项目落地生根,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大量投资项目的逐步建成,这片原本寂静的土地在数年之间爆发出了勃勃生机,并通过项目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成为蓝田县建设人文山水蓝田、西安东部新城的经济增长新亮点。
主打民俗品牌彰显鹿原魅力
白鹿原因秦汉时期皇家上林苑的身份闻名于世,因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传奇色彩,随着电影《白鹿原》的播出,又拉近了和全国人民的距离。近数十年以来,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白鹿原原有民俗和物质文化一定程度上遭受冲击。为了加强对白鹿原优秀的民间文化进行发掘、整理利用,管委会在编制发展规划时,充分认识到该地域文化资源宝库的优势地位,积极主打民俗品牌,发掘乡土文化丰富深厚底蕴,以彰显鹿原的独特魅力。在项目推介和建设中,注重民俗文化物质形式的复原和保护,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将一个魅力独特、环境友好、文化产业发达 、人与自然和谐的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之成为展现关中民俗文化的新名片。
由陕西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白鹿原影视基地项目,以长篇小说、电影《白鹿原》为依托,以小说和电影中场景重现为核心,以关中民俗文化为基调,通过影视建筑、场景、演艺等实体来弘扬本土价值文化,传承地域特质,彰显地域特色,展现旅游产品的内在吸引力,着力打造集影视拍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影视旅游景区,以弥补西安乃至陕西文化旅游的短板。
截至九月底,影视基地项目共完成投资4960万元,项目一期白鹿村建设已基本完成,村外门楼、村牌坊、戏楼、祠堂、鹿子霖家、村小学、土地庙、铁匠铺等建筑在北影、西影等美术、制景专业团队的努力下均已完成做旧,并按电影中的场景进行了布局,初步具备了参观条件,后期项目也正在按照规划逐步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关中地区最理想的影视旅游区。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优化投资环境,安排县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总体规划编制,打造整体景观效果,以基础设施完善和塬坡绿化为关键,打造白鹿原坡山水田园风光形象。截至目前已建成长384.2米、宽12米的航天测试中心专用桥;长350米、宽20米的灞上蓝田灞河大桥;长220米、宽7米的白鹿春晓苑灞河大桥以及区内路网建设,提升了该区域公共服务功能。加大塬坡绿化进度,彰显区域生态宜居功能,投资6000万元完成白鹿原生态景观林带10300亩的建设,使观光带的绿化率达到了70%,在此基础上,蓝田县又投入2亿多元进行灞河综合治理,该工程为观光带增添了千余亩水面、10公里景观道路,形成了一条220米宽的灞水玉带,白鹭飞舞,绿、水相映,美不胜收,为客商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硬环境,创造了更优越的投资平台,更好地保障了招商项目尽早建设投产,发挥经济效益。
随着近几年招商工作的不断深入,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已有白鹿原影视基地、航天测试中心、航天4号工程、灞上?田等14个项目入驻,总投资达101.22亿元。截至目前航天测试中心即将建成投产;白鹿原影视基地、航天4号工程、蓝田新城等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女娲生态艺术园、白鹿山庄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信息源自西安日报
(编辑:西安花卉网

呼叫中心

x

029-824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