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1-01 点击量:1117人次
做过20年大学英语教授,当过6年大学副校长,离休后的任老却不惜将家藏的一幅齐白石一幅张大千的两幅名画卖了30多万,并投入70余万元在东陵区的深井子镇开了40亩的荒山,收集各地的珍稀花卉和果树品种,在沈阳试种。
走进位于沈阳市正阳街任老的家,进门看到的是一双在城里很难见到的黄胶鞋……
记者面前是如今已经85岁的任老,他的身子硬实得很,“这都归功于下乡这10多年的种树生涯,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喝的是自己打的井水,吃的是营养丰富的水果,真是舒心啊! ”
任老如今最大的心愿是:自己种出的水果可以尽快摆上沈阳人的餐桌。
外语老教授种树成为市劳模
任文超老先生虽然是英语教授,不过现在的他更是一名农业专家。“以前,我们一些老同事经常坐在一起闲聊,其中很多老教授都是外地人,有位广州的说他们那荔枝好吃,有位山东的说他们那莱阳梨好吃。后来我就在家用花盆种果树,广州的荔枝、伊拉克枣等等,我都种活了,后来果树长得挺高,在家里养不方便,我就想在郊区弄个小果园,种果树。 ”
任老先生说,这几年他种过的果树有几百个品种。经过这几年逐渐淘汰,现在果园内的果树已固定为十几个品种,“留下来的都是适合在沈阳生长,高品质的水果。 ”其中有几种由任老先生果园自行培育的品种,口感及含糖量比国外同类先进的品种还要高。
而这些年来,他每周5天在地里,只在双休日才回沈阳的家看看,累计投入的资金有150余万元。“任文超现在所做的正是科研机构应该做的工作。而他以个人的精力和金钱所做的引种、试验的工作是令人佩服的。现在他引种的品种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辽宁省农科院的一位专家表示。
为此,2008年,任老还被评为沈阳市的劳动模范。
捐出珍贵的花树盛开世博园
2008年,任老曾经把自己辛勤收集、培育的700余株珍贵花卉、果树,免费捐献给了世博园。
老人说有些珍稀的品种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特殊的环境作保障。自从世博园对外开放,他曾经三次到园区暗中参观、考查,他觉得没有哪个园区的设施,比世博园更适合这些花和树了。“能让美丽而珍稀的花和树在世博园中迎接游客,也是很光荣的事。 ”老人说。
老人捐献的花和树大约有20余类共几十个品种,仅牡丹就有20余种,而冬红海棠现在已经很难得到了。其中的腊梅是从神农架引种到沈阳的,曾有人想以每棵1000元的价格向他订购。老人感慨:“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高官厚禄,也不在于财产万千,而在于给世界留下什么。 ”
凝聚着老人辛勤汗水与真挚情怀的牡丹、芍药、腊梅、美人梅、香桃花等花木,此后一直在世博园里迎接世界各地游人。
最期待成果推广叫板洋水果
“其实这些年我也没少上当,尤其是刚开始种树的时候。 ”任老表示。
起初从外地花5000元买来的“日本梨种”,种了两年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买来的“韩国苹果苗”,出果时发现竟然就是普通的沙果。“这几年我种了最好的17种葡萄,每种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最终我只保留下最好的3种。我是为了找到让大家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的方法。现在果园里有几个品种已经稳定了,具备了可以推广的条件,完全可以量产了。 ”任老说。
一亩水果地的价值相当于100亩苞米地的价值。“就拿这个苹果,它抗病、抗寒,三年成果,含糖16%,完全可以叫板洋水果。像这样的品种,我这里还有不少。对于果农来说,这应该是致富的一条路。 ”任老说。
(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