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1-04 点击量:1115人次
目前,在我市农村的种植业上,许多农民除了专注于蔬菜瓜果传统种植,也有不少农民把目光放在高产高效的花卉种植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花卉产品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在玲珑街道的双源村,就有这样一位师傅,他叫梅宏建,对百合花情有独钟,已和百合谈了8年的“恋爱”。
记者在梅宏建的种植基地看到,一排连着一排的大棚足足有1公里长,一茬茬的百合花在椭圆碧绿的花叶衬托下,顶着粉中带白的花朵竞相绽放,嫩绿的花骨朵也都铆足了劲,随时准备展现出它那最美的瞬间。
记者到来时,梅师傅正准备把还带着新鲜泥土、形似大蒜瓣的百合种子种到地里。“我们这些种子都是从荷兰引进,平时都存放在冷库里,温度保持在零下1度到1度之间。”老梅告诉记者,他是2003年看中这个产业的,那时候临安还没人种百合花,打定主意后,他就跑去云南昆明拜师学艺,回到临安就开始种植起了香水百合,没想到这一种就种了8年,现在他有150亩基地,龙岗镇的高山上也有他的种植基地。
在种植百合方面,老梅就是一位种植好手,还请了些帮手做工。“开沟深度要在8到10公分左右,沟底要沟平,排种子的时候牙尖朝上、根系朝下……”说话期间,老梅拿起了锄头,给记者示范起来。老梅说,别小看了种百合,这也是门技术活,挖沟、播种都是很有讲究的,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为了种好香水百合,梅师傅可没少花钱。他告诉我们,搞设施农业就要舍得投入,科技支撑是生态高效农业的基础。老梅说,这百合仙子们漂亮的外表下可有颗脆弱的心,他们可娇贵着呢,要百般呵护才行,培育起来也没想象的那么简单。“百合花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特别是夏季要在基地上铺好两层遮阳棚,冬天要做好塑料大棚为百合保温,平时还需要人工除草来保证花的品质。”
眼下,梅师傅8月15日种下的香水百合在本月15日就可以采收。梅师傅的百合花主要销往杭州、上海,最远销到北京,在长三角地区也已经小有名气了,他每天都能接到订单,最多一天有2000多扎的销量。
老梅说,香水百合是鲜切花中比较高档的品种,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他的市场也越来越好走了。下一步,他打算在打响品牌方面多下些功夫,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计划在再扩大生产方面动些脑筋,把产销结合在一起,争取把自己的百合基地打造成精品园区,朝着休闲观光旅游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