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4-18 点击量:1228人次
阳春三月,樱桃树上红的、粉的、白的花蕾竞相绽放,黄土地里,西瓜苗翠绿欲滴,摇曳生姿。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城关镇八里村的庐陵王樱桃种植示范基地里,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挑水植树的身影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现年50岁的冯家洪,是这里的当家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鼓捣”重型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到后来引进西瓜栽培技术,冯家洪的“不安分”早已名声在外。
“自己挣多少钱,终归是小打小闹”,在冯家洪心中,找到一条与乡亲们的共富路,才是他最大的梦想。他先后投入近百万元,到潜江学果树栽培,赴山东、重庆引进良种,在自家承包地里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有村民夸他敢作敢为,也有人不理解:“冯家洪糟蹋的钱,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可是他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
众里寻她千百度,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996年,冯家洪眼睁睁地看着本地樱桃价格一路飙升,然而大量鲜果还未上市就放烂了,他突然开了窍:若能延长保鲜期,直销批发商,不靠提篮零卖,樱桃不就是致富的好产业了吗?
心动不如行动。几经比较筛选,冯家洪终于成功培育出保鲜期长、品质好、产量高,适宜本地种植的庐陵王樱桃。样品送到武汉、襄阳等地的大果品批发商手中,立刻成了“香饽饽”,冯家洪也因此获得了几份高价的长期购销合同。然而,在发动农户这关,冯家洪却屡屡碰壁。他决心用实效带动农户,不仅在自家承包地全部栽植樱桃,还租赁10多亩。可天不遂人愿,樱桃才挂果,果园又因建设被征用。
2009年,冯家洪卷土重来,再赴重庆铜梁引种6000多株。这一次,他决定不再坐失良机,起步就迈大步,实施规模经营。他筹资30多万购回一台美国产山地挖掘机,专为种樱桃的农户无偿挖树窝。他向当地人承诺:“只要是种樱桃,一律免费提供良种壮苗,见收后再从售果款中抵扣。”如今,在冯家洪的动员下,全村上百户人家就有650多亩樱桃树。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整地挖窝、供种供苗、修路开渠等开销见长,使冯家洪略显吃力。要想长久带动村民致富,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冯家洪为此挖空心思,想出众多生财之道:樱桃树下套种西瓜,以短养长;发展观赏樱桃花、采品樱桃果农家田园风光游,以游代宣;与农民工培训学校协作,合办挖掘机培训,以学费保油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自有资源盘活资金,广开源流,使资金充分周转利用,解决了“冯当家”的财务危机。
“农林产品只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才能做大做强”,这5年来,冯家洪已经自创了一套“看家本领”。对于下一步计划,他信心满怀:“在栽植布局上,注重不同海拔梯次的分布,打好果品成熟期的自然时间差;在管理上,建温控大棚,催花催果催休眠,为提前和延后上市做准备;在营销上,做好精细包装宣传,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区分度。”
“我们种的樱桃,房县人怕是无福吃到了,只要十房、谷竹高速公路一通,我们就与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客商联系,直供直销,批发经营。到那时,每亩净收益可达1万多元。”谈到未来的好日子,冯家洪一脸兴奋,他将自己对幸福的憧憬全部注入这一株株迎风招展的樱桃树上,让笔者都仿佛沐浴到丝丝幸福。
(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