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2-11 点击量:1147人次
鲁迅也写过:“所恨芳林寥落剩,春兰秋菊不同时”,“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占风 慰独行,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椒楚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岂 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在受迫害下,鲁迅以兰自比,以屈原自比,抒发了自 己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气节。清末名臣左宗棠赞诵兰花:“质秀气清,王者之草,翰墨留 香,我尝而宝。”爱国将军张学良养兰、赏兰、咏兰,在失去自由的漫长岁月中,以诗遗 怀,曾写赞兰诗:“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 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另一首“王者之香,是宝贵之极,客苦流芳, 是隐逸之最;出淤泥而不染,经岁寒而不凋,乃清介坚劲之美。” 兰花,这一古老高洁、倔强的名花,也深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喜爱。朱德元帅亲自栽植 兰花,积极倡导开发兰花事业。他在杭州花圃兰馆的横匾上题“国香宝”三字,为南京中 山植物园写下“种好兰花”的题词,还谱诗《咏兰》:“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 房。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特华。浅淡梳 妆原国色,清芳谁将胜兰花。”陈毅同志写的《咏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兰花以恬淡幽雅的风姿,清丽高洁的品性,不染尘俗的幽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 上的愉悦。以其博大高深的思想文化内涵,对社会极为深远的影响,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 了不解之缘,自古以来,深受国人的钟爱,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编辑:中国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