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2-12 点击量:1013人次
起步:事业遇荆棘 桂花难飘香
如何使桂花产品的信息海量传递出去?如何让全国客户知道自己的桂花,新品种呢?成为那段时间王桂花连日思考的问题。
“大家都叫我王桂花。”见到记者时,王燕笑着说。作为四川日香桂农业科技发展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燕的笑容和她所热爱的桂花颇有着相通之处。位于成都温江的日香桂产业园,有着近百亩的园区和上千万株桂花种苗,是全国最大的桂花基地之一。穿梭在繁茂的桂花丛中,你丝毫看不出面前的她,是个擅长营商且颇有斩获的商界女强人,而她身后这片田园景象,更让人很难把她和高科技的互联网联系起来。
王燕从小就与“桂花”有不解之缘,她的父亲在广元苍溪的大山里发现了一个桂花新品种——日香桂。大学毕业,在父亲的园艺场里干了两年后,她就带着父亲送的一些日香桂小苗到了成都,开始了自己的桂花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她向最初的梦想走近了一步,不但卖出去了一部分苗木,弥补了资金不足,还初步建成了一个120亩的苗木基地。
然而到2003年,桂花市场却迎来一次波谷,呈现出“小苗贱,大苗俏”的态势,不少地方出现了挥刀伐桂的现象。“那时候想了各种办法,参加展会、到电视台打广告,每个月至少投入1、2万元去宣传,但收效甚微!”为了打开产品的销路,王燕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城市,拜访花卉市场的商家,参加各种展会。由于当时的市场已处于饱和,竞争激烈,又难以开拓到新的买家,艰辛的奔波与痛苦的等待,并没有换回订单和市场。王燕真的割舍不下亲生孩子般的桂花,但销售的困窘让绽放的桂花逐渐枯萎。“桂花的出路在哪里,日香桂的春天在哪里?”身处西部、交通资讯条件远不如沿海发达城市,如何使桂花产品的信息海量传递出去?如何让全国客户知道自己的桂花新品种呢?成为那段时间王桂花连日思考的问题。
规划 :网络带商机 桂花香飘远
王燕的另一个想法是将自己的日香桂推广到海外去,她准备下半年开始去开拓外贸市场,将日香桂香精打入海外市场。
由于通过网络直接与客户面对面、省去了中间环节,让王燕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自己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带来的旺盛市场供求信息,不仅弥补了传统销售渠道生产和客户需求脱节的不足,使日香桂公司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及时丰富日香桂的产品形态和桂花的品种结构,一举改变了传统种植业“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和困境。
不仅如此,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网上商机,更加速了王燕将桂花事业“升级”的规划。“日香桂本身的种苗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如果能够提取成日香桂香精,那将有更高的附加值!”2007年,王燕尝试将日香桂香精作为“试用产品”在网上以照片的形式上传,看看网友的反应。没有预料到的是,众多商友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甚至有人提前预付了订金,使原本计划等基地达到1000亩规模的时候才提取香精的计划提前启动,目前该产品已经成为日香桂公司的支柱产品之一。
“4年多的实践证明,我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王燕说,“现在我们的订单90%以上都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取的,不但营销成本低,生产出的桂花产品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我自己公司的采购、招聘、信息发布等全部都在网上进行!”就如电影《闻香识女人》中一次意外的邂逅,把双目失明的男主角艾尔·帕西诺从毁灭边缘拉回来再次获得了重生一样,王燕和网络的结缘不但拯救了自己的桂花事业,也促成了事业的迅猛发展。如今,日香桂公司不仅在温江有3处基地,还在沿海的无锡建立了日香桂基地,年产日香桂盆花20万盆,日香桂种苗1000万株,日香桂灌木球和矮乔木球10万株,日香桂精油10公斤,日香桂精粉(纳米级)2吨,植物芳香体验中心和桂文化传播中心也已经筹备完毕,成为一家专业的桂花生产,桂花科研,桂花旅游的综合企业。
编辑:中国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