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5-12 点击量:1026人次
林上昌老人吃过早饭,又上山了。春节前后,只要天气适宜,他都在山上忙着植树造林,去冬今春已种好52亩楠木林,50多亩杉木林也正在抓紧种植中。家住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的林上昌,今年77岁,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林上昌曾是一名林业干部。1995年退休回家时,他发现村里还有一些荒山,就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号召,筹措了一笔钱,承包村里的荒山荒地,开始植树造林。
“我造林的苗木基本上是自己育的,一株一株也是自己亲手种的。”林上昌指着自己亲手育苗、亲手种下的树林,满脸喜悦。经过16年努力,他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在荒地、林地里种植了绿竹130多亩,杉木60多亩,毛竹、小径竹10多亩,还种植了600多株板栗、30多株杨梅以及5亩多的芦柑等经济作物。如今,他已造林绿化300多亩。房屋四周曾经的荒坡地,都种满了树,绿色环绕,四季如春,环境优美,吸引了当地很多人前往观光休闲。
问他为何这样痴心种树?林上昌老人说,退休后,他种果、种花木,原先身上的小毛病,全都没了,他感到种树可以养生,一方面种树是体力劳动,能强身健体;另一方面,看着满山满坡的绿色,心情很愉快,每天都过得开心充实。所以,他长年累月都在山上忙活,把造林绿化当作爱好,每天轻松、快活地打理他的林地。
林上昌讲究科学种树,把好种苗关、栽植关和管理关,林子每年最少抚育两次。去冬今春,他种下的林子就在他家的后山,每次他都自己扛上带着土的30多株楠木苗,挑到山上,挖坑、挑水,几乎不用雇工。到饭点的时候,媳妇或女儿只要大喊一声,他就回家就餐。让当地林业专家称奇的是,林上昌不仅种毛竹、板栗和柑橘等经济作物,还培育了成片的名贵树种楠木。“楠木非常难种,单苗木就要经过2次育苗,第三年才能定植;种植的主要经验是当天起苗,当天种植,苗木根部不要破坏,成活率就高。” 林上昌介绍说,他于1995年种植的31株楠木成活了27株,成活率87%;现在,这片楠木已成林了,最大的尾径已有30多厘米。随着种树经验不断积累,林上昌对种植楠木已很有心得,他在2009年栽培的楠木苗木,成活1000多棵;2010年又培育1.2万株楠木苗和2万多株杉木苗。眼下,他种植的1.1万多株楠木,已开始抽芯,成活率达到95%。
林上昌老人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有经济上的回报。近年来,他的年经济收入达25万元。“现在育的苗只够自己种,希望多育苗、多种树,绿化更多的山地。”林上昌老人还希望,能把自己积累的楠木育苗经验,传授给周边村庄的育苗绿化户,带动更多的人投入植树造林。
来源:园林苗木养护网
(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