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节气:今日谷雨
本站会员人数1504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top_banner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花卉信息】花卉园艺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博

花卉名人

left_1 left_2 left_3 left_4

【花卉信息】花卉园艺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博

发布日期:2012-05-15 点击量:1050人次

现在,“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鲜切花生产模式很常见,但鲜切花销售终端的花店行业加入到鲜切花生产中却还比较少见。而陕西省花店业协会利用会员拥有实体店的优势,牵头成立了陕西咸阳王博士花卉园艺产销合作社,将鲜切花的种苗进购、成品生产及终端销售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日前合作社理事长王博也向记者吐露了合作社成立以来的苦辣酸甜。

  “我开始想的太简单了,以为种花不就是种下去、收上来的过程,谁知道这么累。”身兼陕西省花店业协会会长的王博对记者说,“种花的过程中什么事都要亲历亲为,要在地里看着,动手给花抹芽、打顶,真是太辛苦了!”

  然而,辛苦换来的成绩也很显著:合作社旗下“卉农”牌鲜切花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鲜切菊种植技术》荣获“陕西省职工优秀发明创新成果金奖”;《沼气在花卉种植的综合利用技术》荣获“陕西省首届职工科技节节能减排创意大赛银奖”。虽然成立才2年,但这种“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无疑已走出切花生产的新路。

  王博说,所谓“协会+合作社+农户”就是陕西省花店业协会负责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及生产资料,指导合作社试种、选育符合咸阳地区适合的鲜切花品种,优化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合作社为平台,统一种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品牌,而协会统一销售———由于产品大部分直接进入花店,少去批发商环节,不管对于合作社的农户还是花店本身,都节约了大量成本。“合作社社员的吸收全凭自愿,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门槛的话,那就是社员必须是当地的贫困农户”王博介绍说。今年5月份,合作社组织社员率先发展了20余亩鲜切花示范种植基地,为了解决社员启动资金不足、技术缺乏、销路不畅等问题,在区农林畜牧局的协调下,陕西省花店业协会与村民签订了鲜切花种植合作协议,协会投入十几万元购买种苗,并无偿提供种植技术,花农只需要投入人工、化肥、农药和水电费,收获的花由合作社按照不同级别进行收购后交于协会统一销售。

  在今年开始生产之前,协会做了将近一年的测试工作,甄选适合咸阳当地种植的品种和基地的开辟地点,最终将生产基地定在咸阳五陵塬,而品种主要以菊花和向日葵为主,并少量种植剑兰、飞燕草、翠菊、唐棉等花卉。王博说,品种也是要慢慢定的,由于当地没有大规模的鲜切花种植基地,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试验品种,以唐棉为例,就在当地生长的十分健壮。“现在基地的面积已经达到100亩,明年有望达到500亩,我们不希望迅速扩大规模,而是一步一步走稳。”王博说。

  为了鼓励社员的积极性,协会在收购花卉的时候适当降低了标准,比如目前市场上切花菊要求长度在90厘米左右,而协会考虑到花店在制作花礼时一般都会截短枝条,因此把收购标准降低到了70厘米,而收购价却还是按照每支0.3元的保护价来收购。11月,唐菖蒲、向日葵、菊花等相继上市,种植户尝到了种植花卉的甜头。不少社员表示,过去种玉米、小麦,每亩年收入最多1000元,今年种植鲜切花,亩均纯收入达5000元。王博说,这还是因为今年是第一年试种,管理还不到位,技术不过关,一些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影响了收购等次和价格,明年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他告诉记者,去年到今年,合作社反复试验操作规程,花型不好的生长时候就掐了,不求销售数量,只是让农户养成不掺假的好习惯。

  现在合作社几乎都是自力更生,没有获得相关的扶持。王博说,要先干事,成绩出来了,政府自然就愿意扶持,因此合作社首要考虑的是制定一些鲜切花品种的种植标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随着西安和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合作社以后的目标将不只于咸阳,而是立足于整个陕西及其周边市场。(编辑:西安花卉网

呼叫中心

x

029-824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