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节气:今日谷雨
本站会员人数1504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top_banner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新闻动态

left_1 left_2 left_3 left_4

云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发布日期:2017-02-18 点击量:839人次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林业部门启动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2—2015)》,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经验和成效得到国家林业局高度肯定,并树立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2011年—2016年,云南省争取各方支持,共投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专项资金1089万元,实施拯救保护项目47个,针对28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了专项调查、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野外回归和监测等拯救保护措施。

通过实施大树杜鹃、华盖木、滇桐、多歧苏铁、景东翅子树、弥勒苣苔6个物种的补充调查,发现了4个物种的新分布,其中弥勒苣苔的分布点由原来的1个增加至2个,分布面积由150亩扩大至300亩。开展了弥勒苣苔、华盖木、景东翅子树、萼翅藤、滇桐、云南蓝果树、漾濞槭7个物种的就地保护,共建设9个就地保护小区(点),确保了在保护地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稳定。通过在昆明、玉溪、大理、保山、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建设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近地(迁地)保护园,开展华盖木、漾濞槭、毛枝五针松、巧家五针松、文山兜兰、滇桐、单性木兰、观光木等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人工繁育与迁地保护,成功繁育人工种苗10万株。目前,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正常结实。

记者了解到,2016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省内外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未来5年,计划实施中国西南地区143种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建立系统完善的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
(云南日报)
编辑:西安花卉网 官方网址:http://www.xahhw.com

呼叫中心

x

029-824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