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12-17 点击量:1359人次
“残花败柳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亚运会期间扮靓全城的5000万盆花卉,如今部分开始凋零。这些花卉全部会在基质厂化为肥料再利用,估计最终能制成2000立方米约4万袋基质花泥,直接经济效益40万元。
昨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白云大道上的广州园林基质厂,揭开了亚运花卉变废为宝、循环再用的谜底。原来,这些残花败柳运到这里后,经过分类、添加有益微生物菌种、经高温发酵堆沤,制成高效营养土壤基质等系列花泥产品,然后运到广州市的道路、人行天桥等地方栽培花苗,花儿“吃”了这些花泥,不但开花的时间更长,叶子也更绿了。
昨日,记者来到广州市园林基质厂,几座“小山丘”立即映入记者的眼帘,原来,这是换下来的残花败柳和花泥。
“路面的亚运花卉在凋谢后,经过统一收集以后,就会被运送到这里堆放,等候循环处理”,广州市园林基质厂厂长孙克君说。
孙克君打趣说,“残花败柳的数量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过”。他坦言,残花败柳的暴增与亚运期间大量使用鲜花不无关系,“平时我们处理花卉残枝的量非常少,主要还是枯树枝残树叶占了绝大多数”。
花盆、花袋循环使用
这些枯枝落叶要变成肥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名工人忙着将花盆、花袋和花卉、花泥分离出来。“花盆、花袋回收后将重新利用,用于栽培花卉”。孙克君说,在分离花盆、花袋的同时,还会将混在花卉中的大件垃圾捡出,保证进行化肥处理的花卉纯正不含杂质。
接下来,这些残花败柳就要堆在一起高温发酵。在加入腐蚀剂和氮氧化物后,残花败叶就开始腐化,颜色开始由绿色、黄色,变成黑褐色。“如果不动它,底下的温度可以达到80℃,所以我们要定期用铲车不停地翻搅”,孙克君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好氧的微生物,“它们可以调整这些残花败柳中的水分、碳、氮等成分的比例,提高养分”。
花卉肉质较多,腐化成泥相比树枝树叶更加容易,腐化时间只需20多天,比树枝树叶少将近一半。在经过20多天腐化后,残花败柳基本变成黄褐色的花泥。
这时候就要筛分,将花泥送进一个“肚子”上有孔的机器,不停地翻滚转动,将0.5厘米以上的杂物废料筛选出来。这时候花泥基本变成了粉末状,而没有变成粉末状的花泥还要继续打碎。
“残花败柳小到这种程度后,基本上就成了花泥,可以用于种植基质土壤使用,也可制作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等产品。”孙克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