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7-10 点击量:952人次
西安花卉网消息:又是一年好时节,锦州兰花分外香。 笔者近日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采访时发现,产自该区民兵花卉生产基地的兰花不仅占据了锦州市80%的市场,而且远销海内外,参加兰花养植的农户,户均年收入达到40万元。 “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拥之花结硕果。”锦州军分区政委李德民说,这只是锦州市军地积极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载体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市军地积极开展“双五”活动——即部队积极参加地方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法律、美德、文化、卫生“五进农家”活动;地方全力支持部队建设,认真做好征兵、转业退伍安置、随军家属就业、部队子女入学、伤病残士兵移交“五项工作”——谱写出新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篇章。 “五进农家”助推新农村建设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在锦州不吃“人民的苹果”,得到毛主席的褒奖而被传为美谈。60多年过去,吉林市的苹果商人毛树春就是冲着锦州苹果的名气来洽谈苹果收购业务的。 在太和区大薛乡三屯村一眼望不到边的果园里,毛树春惊奇地发现,在每块田头竖立的牌子上写的“责任人”不是农户的名字,而是锦州驻军的一个单位。 正在指导果农喷洒农药的太和区人武部政委姬振平告诉毛树春,为了帮助乡亲们早日致富,人武部积极开展科技进农家活动,协调组织当地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建起了这片5500亩、产量达1000多万斤的“军民共建示范果园”。 同毛树春一样,近年来无论是来锦州旅游观光,还是考察洽谈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驻军部队科技、法律、卫生、美德、文化进入农家给当地带来的新风貌。 科技进家,实现富民强村。锦州军分区和各人武部依托乡镇“青年民兵之家”,3年来为地方培养了3500多名民兵养殖能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举办科技培训班1560多期,受训民兵和群众10多万人。广大民兵通过“一兵带一户、一连带一村”,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法律进家,实现依法治村。驻军部队配合市司法局在各乡镇街道普遍设立民兵法律援助站,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维护乡村、社区稳定中的骨干作用,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美德进家,实现文明建村。驻军部队每个团以上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资助10名贫困生;每个学校都有部队派来的校外辅导员,帮助搞好德育教育;军分区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为群众做榜样。2006年以来,全市先后有329名民兵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文化进家,实现文化兴村。军分区统一编印《民兵理论学习宣传手册》《民兵文化学习宣传手册》,把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把民兵应知应会的文化知识普及化。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在40%以上的乡镇、村建起“民兵书屋”、文化广场和网络系统,方便农民看书、读报、查阅农业科技知识。锦州老兵放映队,每年到基层放映80多场反映党的政策、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的影片。 卫生进家,实现环境美村。驻军部队先后多次成建制组织官兵,参加驻地改造乡村道路、小凌河两岸绿化、公共场所消毒等活动。某集团军组建“新农村建设双拥健康快车”车队,为村民免费发放防病知识宣传手册、免费发放药品、免费义诊。解放军205医院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偏僻贫困乡村,先后为地方群众免费体检4000余人次。 “五做好”解官兵后顾之忧 “做梦也没想到,好事全让自己赶上了。”今年初,空军某部副团长张红兵的妻子王争妍随军落户到锦州,与丈夫结束了10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4月份,她就接到了对口安排到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通知;紧接着,儿子顺利进入教学质量较好的小学就读…… 在锦州市领导的部署推动下,锦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采取有效对策办法,帮助部队排忧解难。 优待政策攻难,做好征兵工作。把征集高学历青年作为提高兵员质量的增长点,修订完善义务兵家庭优待办法,做到入伍前有保险、服役期间有奖励、退伍回来有位置,充分调动高学历青年应征入伍的积极性。近年来,锦州市兵员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入伍比例连年超过规定指标。 领导牵头管难,做好转业退伍安置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安置的主渠道,实行有空编的优先安排,满编或超编的先接收后调整。近5年来,全市安置军转干部1636人,基本实现了“部队、单位、个人”三方满意。 培训扶持化难,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工作。为随军未就业家属举办计算机、医疗、养殖种植等技能培训班,3年共培训军属3929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安置随军家属进社区、在公益性岗位上优先安置等办法,两年间使46名随军家属得到了妥善安置。 用真情解难,做好部队子女入学工作。出台《关于驻锦部队现役军人及高校博士子女入学优待政策有关规定》,实行军人子女升高中加分的优惠政策,3年来,已有数百名军人子女享受到这一政策。 多方协调破难,做好伤病残军人移交工作。锦州市专门成立伤病残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协调小组,定期与部队、劳动就业中心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使近年来接收的12名伤病残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锦州市拥军优属动真情、使实劲、办实事,解决了部队官兵对‘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的担忧,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官兵爱军精武、献身国防的热情。”锦州军分区司令员崔延发这样感慨。 建章立制促“双五”活动深入持久 有一年,一名军人干部子女的就学问题,因教育局领导和校长的职务出现变动而陡生波澜。这起“意外事件”,促使军地双方认真思考,“双五”活动如何才能深入持久? 锦州军地双方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决定通过建立军地联动机制、指导帮扶机制、考评激励机制,逐步使“双五”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009年,锦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双五”活动的意见》,锦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双五”活动的实施方案》,坚持把活动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纳入地方建设统一行动。同时,制定《“双五”活动考评激励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把“双五”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一项硬指标,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核。军分区牵头建立了“军分区常委包片,人武部领导包乡,机关、专武干部包村,民兵示范户带户”的包干帮扶制度;设立民兵科技示范户、民兵科技示范点,对贫困乡村党支部、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提升了帮扶对象致富本领。 “双五”活动结硕果,和谐发展谱新篇。国家统计局去年对锦州市抽样调查显示,全市126个社区有7成以上实现零发案率,刑事案件下降28%,治安案件下降48%,群众安全指数达98%,列辽宁省首位,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3730元增长到2010年的7422元。对此,锦州市领导说:“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部队的无私奉献,锦州市的和谐稳定,更有部队官兵的一份功劳。”(编辑:西安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