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8-01 点击量:938人次
西安花卉网消息:大运会开幕在即。
深圳湾畔,位于南山区的“世界之门”正缓缓开启。
这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所在地,中外贵宾重要接待基地和部分比赛场馆集聚地,迎大运各项工程正一一收官亮相:绿化美化、畅通工程、特色街区、城中村综合整治……
件件事关民生,项项立足长远。
南山,始终坚持“大运为大家,大家办大运”的理念,坚持大运工程与惠民工程、大运工程与产业转型、短期工程与长远效益、“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相结合,扎实推进“办赛事、办城市、惠民生”各项工作,一系列大运工程催生“叠加升级效应”:市容环境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幸福感升级……
迎办大运以来,南山区已有三大项目得到了市环境提升指挥部的通令嘉奖。市人大参观组以“街区再生,城市蝶变”赞誉该区的变化,分管市领导肯定该区工作“是全市市容环境提升工作的标杆”。
种大树,种好树,追求长远生态效应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是记者在南山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追求的城市绿化目标。
在迎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南山区今年就新种各类乔木大树4万棵,几乎是过去3年的总和,铺种草坪超过7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半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新种各类灌木5.2万株。
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近2平方公里,8个月前几乎都是黄土泥坡,灰尘滚滚;留仙大道东段,是连接南山区到火车北站的要道,在今年6月30日市委确定由南山区绿化前,杂草丛生、黄土裸露。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南山区集中优势绿化力量,种大树、种好树,用400多棵胸径超过40厘米的香樟树和其他花木,将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团团包围,红花绿树锁住了裸露的黄土。市领导评价说,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道路绿化和景观改造,干出了“深圳速度”,干出了“深圳质量”。而缤纷欢乐、充满激情的“大运路”边,鲜花簇拥、青草满坡,UU笑脸,喜迎宾客。居住在滨海大道南线和后海一带的数万居民,由此多了一处后花园。
雕琢道路景观节点,凸现市容提升创意
在城市道路上建设景观节点,辟设社区公园,是南山区的一大举措。在西丽湖路与丽水路路口,尝试以江南园林的手法,置石设景,青苔锦鲤,流水潺潺,为喧闹的城区增添了一个静谧的角落。街心公园的建成开放,令附近居民多了一处放松身心的休闲场地。
在留仙大道与丽水路路口,过去曾是垃圾满地、余泥乱倒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整治改造,一座带有苏州园林特色的街心公园呈现在市民眼前,亭台楼阁、山青水绿,背倚大学城体育馆,景致宜人。像丽水园这样规模的大型景观节点,南山建设了15个,其他大大小小的景观节点超过60个。傍晚和周末,前来赏景休闲的有流连的游人,更多的是附近的居民。
大运工程,为市民福祉而兴。据南山区有关部门统计,遍布全区的50个社区公园建设,步行10分钟内范围居住人口至少上万人。这些街景园林的相继落成,至少惠及50万居民。
建便民公益停车场,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好事
驱车沿深南大道西行,在南山大道路口,一座气势不凡的钢结构人行天桥凌空飞架。这座人行天桥,从高空俯瞰,宛如六瓣迎春花绽放,市民形象地称为“春花”。“春花”绽放,将明显缓解高峰时段深南大道的“肠梗阻”问题,消除存在了多年的交通“黑点”。与“春花”类似,“众冠”等人行天桥的新建和改建,横贯交通要道,将有效解决行人乱穿马路和毁坏绿化的问题,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与此同时,南山区还通过打通“断头路”、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大力推进畅通工程,逐步解决辖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目前,南山区完成了7条断头路的打通和13条主次干道的拓宽,包括桂庙路西段、沙河东路在内,一批城市主干道交通“瓶颈”被破除,城区交通环境大幅改观。桂庙路从4车道扩建为8车道,与滨海大道顺利衔接后,困扰区域交通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车辆从滨海大道驶过南山大道路口,过去在高峰期往往要排队20分钟以上。现在,一般只需要4、5分钟就能通过。
今年该区还将一次性解决近4000个临时停车位,投资250万元改造建设的第一批5个便民公益停车场已全部开放,为市民提供近500个临时停车位。年底前,南山区将完成第二批总计10个停车场的改造建设,为社会提供3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市民停车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10元。
南山区区长李小甘介绍,目前南山用地极为紧张,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将闲置土地挖潜利用,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实实在在体现大运工程为大家的理念。
目前南山区第二批便民公益停车场的选址已经确定,包括龙珠大道、科技园、南油、蛇口等交通繁忙地段,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第二批临时停车场开放后将再新增近4000个车位,逐步解决路边车辆无处可停、乱停放问题。
打造9大特色街区,调业态促转型
在8个街道和一个商业文化中心区,分别打造一条特色街区,以街区业态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南山区“迎大运”工程的首创,更是办大运要“面子”更要“里子”的具体工程。
经过紧张施工改造,目前6条特色街区陆续揭开面纱,以都市风范、产业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为标准,成为南山区大运工程最大亮点之一。
在原南山花卉世界记者看到,改造而成的荷兰花卉小镇,红瓦绿墙、风车缓转,带有荷兰风情味道的街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条“荷兰街”,基础设施档次提高了,房租也随之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业态将成为主流。赖小婷在花卉世界摆摊设点多年,经营室内绿化花木。本次荷兰花卉小镇的建设,她十分赞赏:“街区改造前,我们的租金就商定年递增10%。这次改造完工后,预计将带来更多的顾客和游人,势必带动营业额大幅增长。”
位于西丽街道的366大街,原来只是一条简陋的街区道路,经营一些“十元店”、小食肆和服装档,这次经过重新规划改造以后,数月间蝶变为一条具有南加州风情的文化休闲街,将为周边的高职院和大学城提供配套服务。
通过政府出资、发动企业参与,南山区创新特色街区的建设模式,也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粤海街道的南商路上,建设东亚风情一条街,命名为“南门一坊”。外立面改造、管线整治后,过去的低端食杂店、五金店,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失去了存在基础。不仅优化居民休闲生活场所,而且有力推进了老工业区产业升级转型。
西丽街道新围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华评价说,政府投资推进街区改造,解决了村民改造缺乏规划协调的大问题,例如村股份公司筹划很多年,也没实现改造的立面修整、管网和监控、交通控制系统规划等内部改造,这次借着特色街区的建设,全部解决了。新建的南入口钢结构大门、中心广场音乐背景墙、花池、树池,从“面子”上改变村容村貌,也从“里子”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经营业态。
以特色街区建设为突破口,南山在旧城旧村综合整治大张旗鼓推进,据统计,目前纳入改造的旧村25个、旧住宅区8个,其中新围村不仅“穿衣戴帽”,而且管线入地、排污管网重铺、楼层结构维修,使居民住得更放心、更开心,该村的综合整治获得了市政府的嘉奖。大运会开幕在即。
深圳湾畔,位于南山区的“世界之门”正缓缓开启。
这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所在地,中外贵宾重要接待基地和部分比赛场馆集聚地,迎大运各项工程正一一收官亮相:绿化美化、畅通工程、特色街区、城中村综合整治……
件件事关民生,项项立足长远。
南山,始终坚持“大运为大家,大家办大运”的理念,坚持大运工程与惠民工程、大运工程与产业转型、短期工程与长远效益、“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相结合,扎实推进“办赛事、办城市、惠民生”各项工作,一系列大运工程催生“叠加升级效应”:市容环境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幸福感升级……
迎办大运以来,南山区已有三大项目得到了市环境提升指挥部的通令嘉奖。市人大参观组以“街区再生,城市蝶变”赞誉该区的变化,分管市领导肯定该区工作“是全市市容环境提升工作的标杆”。
种大树,种好树,追求长远生态效应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是记者在南山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追求的城市绿化目标。
在迎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南山区今年就新种各类乔木大树4万棵,几乎是过去3年的总和,铺种草坪超过7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半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新种各类灌木5.2万株。
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近2平方公里,8个月前几乎都是黄土泥坡,灰尘滚滚;留仙大道东段,是连接南山区到火车北站的要道,在今年6月30日市委确定由南山区绿化前,杂草丛生、黄土裸露。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南山区集中优势绿化力量,种大树、种好树,用400多棵胸径超过40厘米的香樟树和其他花木,将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团团包围,红花绿树锁住了裸露的黄土。市领导评价说,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道路绿化和景观改造,干出了“深圳速度”,干出了“深圳质量”。而缤纷欢乐、充满激情的“大运路”边,鲜花簇拥、青草满坡,UU笑脸,喜迎宾客。居住在滨海大道南线和后海一带的数万居民,由此多了一处后花园。
雕琢道路景观节点,凸现市容提升创意
在城市道路上建设景观节点,辟设社区公园,是南山区的一大举措。在西丽湖路与丽水路路口,尝试以江南园林的手法,置石设景,青苔锦鲤,流水潺潺,为喧闹的城区增添了一个静谧的角落。街心公园的建成开放,令附近居民多了一处放松身心的休闲场地。
在留仙大道与丽水路路口,过去曾是垃圾满地、余泥乱倒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整治改造,一座带有苏州园林特色的街心公园呈现在市民眼前,亭台楼阁、山青水绿,背倚大学城体育馆,景致宜人。像丽水园这样规模的大型景观节点,南山建设了15个,其他大大小小的景观节点超过60个。傍晚和周末,前来赏景休闲的有流连的游人,更多的是附近的居民。
大运工程,为市民福祉而兴。据南山区有关部门统计,遍布全区的50个社区公园建设,步行10分钟内范围居住人口至少上万人。这些街景园林的相继落成,至少惠及50万居民。
建便民公益停车场,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好事
驱车沿深南大道西行,在南山大道路口,一座气势不凡的钢结构人行天桥凌空飞架。这座人行天桥,从高空俯瞰,宛如六瓣迎春花绽放,市民形象地称为“春花”。“春花”绽放,将明显缓解高峰时段深南大道的“肠梗阻”问题,消除存在了多年的交通“黑点”。与“春花”类似,“众冠”等人行天桥的新建和改建,横贯交通要道,将有效解决行人乱穿马路和毁坏绿化的问题,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与此同时,南山区还通过打通“断头路”、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大力推进畅通工程,逐步解决辖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目前,南山区完成了7条断头路的打通和13条主次干道的拓宽,包括桂庙路西段、沙河东路在内,一批城市主干道交通“瓶颈”被破除,城区交通环境大幅改观。桂庙路从4车道扩建为8车道,与滨海大道顺利衔接后,困扰区域交通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车辆从滨海大道驶过南山大道路口,过去在高峰期往往要排队20分钟以上。现在,一般只需要4、5分钟就能通过。
今年该区还将一次性解决近4000个临时停车位,投资250万元改造建设的第一批5个便民公益停车场已全部开放,为市民提供近500个临时停车位。年底前,南山区将完成第二批总计10个停车场的改造建设,为社会提供3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市民停车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10元。
南山区区长李小甘介绍,目前南山用地极为紧张,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将闲置土地挖潜利用,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实实在在体现大运工程为大家的理念。
目前南山区第二批便民公益停车场的选址已经确定,包括龙珠大道、科技园、南油、蛇口等交通繁忙地段,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第二批临时停车场开放后将再新增近4000个车位,逐步解决路边车辆无处可停、乱停放问题。
打造9大特色街区,调业态促转型
在8个街道和一个商业文化中心区,分别打造一条特色街区,以街区业态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南山区“迎大运”工程的首创,更是办大运要“面子”更要“里子”的具体工程。
经过紧张施工改造,目前6条特色街区陆续揭开面纱,以都市风范、产业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为标准,成为南山区大运工程最大亮点之一。
在原南山花卉世界记者看到,改造而成的荷兰花卉小镇,红瓦绿墙、风车缓转,带有荷兰风情味道的街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条“荷兰街”,基础设施档次提高了,房租也随之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业态将成为主流。赖小婷在花卉世界摆摊设点多年,经营室内绿化花木。本次荷兰花卉小镇的建设,她十分赞赏:“街区改造前,我们的租金就商定年递增10%。这次改造完工后,预计将带来更多的顾客和游人,势必带动营业额大幅增长。”
位于西丽街道的366大街,原来只是一条简陋的街区道路,经营一些“十元店”、小食肆和服装档,这次经过重新规划改造以后,数月间蝶变为一条具有南加州风情的文化休闲街,将为周边的高职院和大学城提供配套服务。
通过政府出资、发动企业参与,南山区创新特色街区的建设模式,也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粤海街道的南商路上,建设东亚风情一条街,命名为“南门一坊”。外立面改造、管线整治后,过去的低端食杂店、五金店,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失去了存在基础。不仅优化居民休闲生活场所,而且有力推进了老工业区产业升级转型。
西丽街道新围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华评价说,政府投资推进街区改造,解决了村民改造缺乏规划协调的大问题,例如村股份公司筹划很多年,也没实现改造的立面修整、管网和监控、交通控制系统规划等内部改造,这次借着特色街区的建设,全部解决了。新建的南入口钢结构大门、中心广场音乐背景墙、花池、树池,从“面子”上改变村容村貌,也从“里子”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经营业态。
以特色街区建设为突破口,南山在旧城旧村综合整治大张旗鼓推进,据统计,目前纳入改造的旧村25个、旧住宅区8个,其中新围村不仅“穿衣戴帽”,而且管线入地、排污管网重铺、楼层结构维修,使居民住得更放心、更开心,该村的综合整治获得了市政府的嘉奖。大运会开幕在即。
深圳湾畔,位于南山区的“世界之门”正缓缓开启。
这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所在地,中外贵宾重要接待基地和部分比赛场馆集聚地,迎大运各项工程正一一收官亮相:绿化美化、畅通工程、特色街区、城中村综合整治……
件件事关民生,项项立足长远。
南山,始终坚持“大运为大家,大家办大运”的理念,坚持大运工程与惠民工程、大运工程与产业转型、短期工程与长远效益、“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相结合,扎实推进“办赛事、办城市、惠民生”各项工作,一系列大运工程催生“叠加升级效应”:市容环境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幸福感升级……
迎办大运以来,南山区已有三大项目得到了市环境提升指挥部的通令嘉奖。市人大参观组以“街区再生,城市蝶变”赞誉该区的变化,分管市领导肯定该区工作“是全市市容环境提升工作的标杆”。
种大树,种好树,追求长远生态效应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是记者在南山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追求的城市绿化目标。
在迎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南山区今年就新种各类乔木大树4万棵,几乎是过去3年的总和,铺种草坪超过7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半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新种各类灌木5.2万株。
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近2平方公里,8个月前几乎都是黄土泥坡,灰尘滚滚;留仙大道东段,是连接南山区到火车北站的要道,在今年6月30日市委确定由南山区绿化前,杂草丛生、黄土裸露。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南山区集中优势绿化力量,种大树、种好树,用400多棵胸径超过40厘米的香樟树和其他花木,将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团团包围,红花绿树锁住了裸露的黄土。市领导评价说,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道路绿化和景观改造,干出了“深圳速度”,干出了“深圳质量”。而缤纷欢乐、充满激情的“大运路”边,鲜花簇拥、青草满坡,UU笑脸,喜迎宾客。居住在滨海大道南线和后海一带的数万居民,由此多了一处后花园。
雕琢道路景观节点,凸现市容提升创意
在城市道路上建设景观节点,辟设社区公园,是南山区的一大举措。在西丽湖路与丽水路路口,尝试以江南园林的手法,置石设景,青苔锦鲤,流水潺潺,为喧闹的城区增添了一个静谧的角落。街心公园的建成开放,令附近居民多了一处放松身心的休闲场地。
在留仙大道与丽水路路口,过去曾是垃圾满地、余泥乱倒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整治改造,一座带有苏州园林特色的街心公园呈现在市民眼前,亭台楼阁、山青水绿,背倚大学城体育馆,景致宜人。像丽水园这样规模的大型景观节点,南山建设了15个,其他大大小小的景观节点超过60个。傍晚和周末,前来赏景休闲的有流连的游人,更多的是附近的居民。
大运工程,为市民福祉而兴。据南山区有关部门统计,遍布全区的50个社区公园建设,步行10分钟内范围居住人口至少上万人。这些街景园林的相继落成,至少惠及50万居民。
建便民公益停车场,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好事
驱车沿深南大道西行,在南山大道路口,一座气势不凡的钢结构人行天桥凌空飞架。这座人行天桥,从高空俯瞰,宛如六瓣迎春花绽放,市民形象地称为“春花”。“春花”绽放,将明显缓解高峰时段深南大道的“肠梗阻”问题,消除存在了多年的交通“黑点”。与“春花”类似,“众冠”等人行天桥的新建和改建,横贯交通要道,将有效解决行人乱穿马路和毁坏绿化的问题,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与此同时,南山区还通过打通“断头路”、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大力推进畅通工程,逐步解决辖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目前,南山区完成了7条断头路的打通和13条主次干道的拓宽,包括桂庙路西段、沙河东路在内,一批城市主干道交通“瓶颈”被破除,城区交通环境大幅改观。桂庙路从4车道扩建为8车道,与滨海大道顺利衔接后,困扰区域交通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车辆从滨海大道驶过南山大道路口,过去在高峰期往往要排队20分钟以上。现在,一般只需要4、5分钟就能通过。
今年该区还将一次性解决近4000个临时停车位,投资250万元改造建设的第一批5个便民公益停车场已全部开放,为市民提供近500个临时停车位。年底前,南山区将完成第二批总计10个停车场的改造建设,为社会提供3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市民停车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10元。
南山区区长李小甘介绍,目前南山用地极为紧张,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将闲置土地挖潜利用,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实实在在体现大运工程为大家的理念。
目前南山区第二批便民公益停车场的选址已经确定,包括龙珠大道、科技园、南油、蛇口等交通繁忙地段,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第二批临时停车场开放后将再新增近4000个车位,逐步解决路边车辆无处可停、乱停放问题。
打造9大特色街区,调业态促转型
在8个街道和一个商业文化中心区,分别打造一条特色街区,以街区业态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南山区“迎大运”工程的首创,更是办大运要“面子”更要“里子”的具体工程。
经过紧张施工改造,目前6条特色街区陆续揭开面纱,以都市风范、产业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为标准,成为南山区大运工程最大亮点之一。
在原南山花卉世界记者看到,改造而成的荷兰花卉小镇,红瓦绿墙、风车缓转,带有荷兰风情味道的街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条“荷兰街”,基础设施档次提高了,房租也随之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业态将成为主流。赖小婷在花卉世界摆摊设点多年,经营室内绿化花木。本次荷兰花卉小镇的建设,她十分赞赏:“街区改造前,我们的租金就商定年递增10%。这次改造完工后,预计将带来更多的顾客和游人,势必带动营业额大幅增长。”
位于西丽街道的366大街,原来只是一条简陋的街区道路,经营一些“十元店”、小食肆和服装档,这次经过重新规划改造以后,数月间蝶变为一条具有南加州风情的文化休闲街,将为周边的高职院和大学城提供配套服务。
通过政府出资、发动企业参与,南山区创新特色街区的建设模式,也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粤海街道的南商路上,建设东亚风情一条街,命名为“南门一坊”。外立面改造、管线整治后,过去的低端食杂店、五金店,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失去了存在基础。不仅优化居民休闲生活场所,而且有力推进了老工业区产业升级转型。
西丽街道新围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华评价说,政府投资推进街区改造,解决了村民改造缺乏规划协调的大问题,例如村股份公司筹划很多年,也没实现改造的立面修整、管网和监控、交通控制系统规划等内部改造,这次借着特色街区的建设,全部解决了。新建的南入口钢结构大门、中心广场音乐背景墙、花池、树池,从“面子”上改变村容村貌,也从“里子”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经营业态。
以特色街区建设为突破口,南山在旧城旧村综合整治大张旗鼓推进,据统计,目前纳入改造的旧村25个、旧住宅区8个,其中新围村不仅“穿衣戴帽”,而且管线入地、排污管网重铺、楼层结构维修,使居民住得更放心、更开心,该村的综合整治获得了市政府的嘉奖。大运会开幕在即。
深圳湾畔,位于南山区的“世界之门”正缓缓开启。
这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所在地,中外贵宾重要接待基地和部分比赛场馆集聚地,迎大运各项工程正一一收官亮相:绿化美化、畅通工程、特色街区、城中村综合整治……
件件事关民生,项项立足长远。
南山,始终坚持“大运为大家,大家办大运”的理念,坚持大运工程与惠民工程、大运工程与产业转型、短期工程与长远效益、“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相结合,扎实推进“办赛事、办城市、惠民生”各项工作,一系列大运工程催生“叠加升级效应”:市容环境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幸福感升级……
迎办大运以来,南山区已有三大项目得到了市环境提升指挥部的通令嘉奖。市人大参观组以“街区再生,城市蝶变”赞誉该区的变化,分管市领导肯定该区工作“是全市市容环境提升工作的标杆”。
种大树,种好树,追求长远生态效应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是记者在南山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追求的城市绿化目标。
在迎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南山区今年就新种各类乔木大树4万棵,几乎是过去3年的总和,铺种草坪超过7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半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新种各类灌木5.2万株。
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近2平方公里,8个月前几乎都是黄土泥坡,灰尘滚滚;留仙大道东段,是连接南山区到火车北站的要道,在今年6月30日市委确定由南山区绿化前,杂草丛生、黄土裸露。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南山区集中优势绿化力量,种大树、种好树,用400多棵胸径超过40厘米的香樟树和其他花木,将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团团包围,红花绿树锁住了裸露的黄土。市领导评价说,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道路绿化和景观改造,干出了“深圳速度”,干出了“深圳质量”。而缤纷欢乐、充满激情的“大运路”边,鲜花簇拥、青草满坡,UU笑脸,喜迎宾客。居住在滨海大道南线和后海一带的数万居民,由此多了一处后花园。
雕琢道路景观节点,凸现市容提升创意
在城市道路上建设景观节点,辟设社区公园,是南山区的一大举措。在西丽湖路与丽水路路口,尝试以江南园林的手法,置石设景,青苔锦鲤,流水潺潺,为喧闹的城区增添了一个静谧的角落。街心公园的建成开放,令附近居民多了一处放松身心的休闲场地。
在留仙大道与丽水路路口,过去曾是垃圾满地、余泥乱倒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整治改造,一座带有苏州园林特色的街心公园呈现在市民眼前,亭台楼阁、山青水绿,背倚大学城体育馆,景致宜人。像丽水园这样规模的大型景观节点,南山建设了15个,其他大大小小的景观节点超过60个。傍晚和周末,前来赏景休闲的有流连的游人,更多的是附近的居民。
大运工程,为市民福祉而兴。据南山区有关部门统计,遍布全区的50个社区公园建设,步行10分钟内范围居住人口至少上万人。这些街景园林的相继落成,至少惠及50万居民。
建便民公益停车场,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好事
驱车沿深南大道西行,在南山大道路口,一座气势不凡的钢结构人行天桥凌空飞架。这座人行天桥,从高空俯瞰,宛如六瓣迎春花绽放,市民形象地称为“春花”。“春花”绽放,将明显缓解高峰时段深南大道的“肠梗阻”问题,消除存在了多年的交通“黑点”。与“春花”类似,“众冠”等人行天桥的新建和改建,横贯交通要道,将有效解决行人乱穿马路和毁坏绿化的问题,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与此同时,南山区还通过打通“断头路”、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大力推进畅通工程,逐步解决辖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目前,南山区完成了7条断头路的打通和13条主次干道的拓宽,包括桂庙路西段、沙河东路在内,一批城市主干道交通“瓶颈”被破除,城区交通环境大幅改观。桂庙路从4车道扩建为8车道,与滨海大道顺利衔接后,困扰区域交通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车辆从滨海大道驶过南山大道路口,过去在高峰期往往要排队20分钟以上。现在,一般只需要4、5分钟就能通过。
今年该区还将一次性解决近4000个临时停车位,投资250万元改造建设的第一批5个便民公益停车场已全部开放,为市民提供近500个临时停车位。年底前,南山区将完成第二批总计10个停车场的改造建设,为社会提供3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市民停车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10元。
南山区区长李小甘介绍,目前南山用地极为紧张,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将闲置土地挖潜利用,建设便民公益停车场,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实实在在体现大运工程为大家的理念。
目前南山区第二批便民公益停车场的选址已经确定,包括龙珠大道、科技园、南油、蛇口等交通繁忙地段,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第二批临时停车场开放后将再新增近4000个车位,逐步解决路边车辆无处可停、乱停放问题。
打造9大特色街区,调业态促转型
在8个街道和一个商业文化中心区,分别打造一条特色街区,以街区业态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南山区“迎大运”工程的首创,更是办大运要“面子”更要“里子”的具体工程。
经过紧张施工改造,目前6条特色街区陆续揭开面纱,以都市风范、产业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为标准,成为南山区大运工程最大亮点之一。
在原南山花卉世界记者看到,改造而成的荷兰花卉小镇,红瓦绿墙、风车缓转,带有荷兰风情味道的街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条“荷兰街”,基础设施档次提高了,房租也随之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业态将成为主流。赖小婷在花卉世界摆摊设点多年,经营室内绿化花木。本次荷兰花卉小镇的建设,她十分赞赏:“街区改造前,我们的租金就商定年递增10%。这次改造完工后,预计将带来更多的顾客和游人,势必带动营业额大幅增长。”
位于西丽街道的366大街,原来只是一条简陋的街区道路,经营一些“十元店”、小食肆和服装档,这次经过重新规划改造以后,数月间蝶变为一条具有南加州风情的文化休闲街,将为周边的高职院和大学城提供配套服务。
通过政府出资、发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