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5-14 点击量:1275人次
咏梅
自古以来,有关咏梅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代的陆凯在荆州时,曾托邮差转寄一支早春的梅花,给他在长安的挚友范晔,并附上了这首五言绝句,从此“折梅寄友”成为佳话。朱松有“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陆游有“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苏轼“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等诗词。
梅花的花讯预示着早春。宋环《梅花赋》中说:“相彼百花,谁敢争春?独步早春,自令天下。”有道是“梅花欢喜漫天雪”,梅与雪从来就是如影随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东风夜来,雪下梅香,卢梅坡雪中赏梅,梅下听雪,觉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正是梅花之香,使王安石有了梅雪之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脍炙人口的《梅花》诗,是王安石咏梅的传世杰作;而北宋处士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赞颂梅花的千古绝唱。他一生隐居杭州,不娶无子,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其爱梅之情无人能出其右。
白居易曾寄身杭州,“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梅花成了他荣辱浮沉的知己;王维他乡逢旧,“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成了他思乡的头等挂牵;“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宴客,以茶当酒,清雅沁心;同是会友,苏轼却另有一番猜度:“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人生有别,境遇不同,同对梅花,感受各异。在常思北伐,“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眼里,梅花“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藓靡猓 赢得满眼清泪”的,却只有人生跌宕、情恨悠悠的李清照了;欧阳修的“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既赞美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又写出了梅花如仙随玉的形貌。深蕴梅花情结的陆游,一生梅诗百首以上,其绝句以梅花自比:“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而《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通过梅花表现自己怀才不遇却百折不回的节操,为历代人反复吟咏。
画梅
诗词歌赋之外,梅花的绘画几成国粹。近代画家吴昌硕曾说自己“家传一本宋朝梅”,指的是宋伯仁的《梅花谱》。宋伯仁为画梅花,广植梅树,早晚细观,低昂、俯仰、远视、近观,从盛到衰,万千形态一一描绘,后精选百图,并配诗百首。由于画得“喜神”,后人谓之《梅花喜神谱》。元代的王冕画梅成癖,隐居会稽九里山,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工画墨梅,有时用上胭脂作画,别具风格。其《墨梅》诗曰:“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清人李方膺一生爱梅,其题画诗曰:“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明徐渭画梅不拘泥,“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关梅花的佳作难以记数。最著名的有宋徽宗的《喜鹊登梅图》,无名氏的《梅竹禽鸟图》,王冕的《墨梅图》,徐禹功的《雪梅图》,吴昌硕的《梅花图》等。当代长安画派的开创者石鲁在《雪梅图》上题诗“玉龙白雪一天清”,体现其清白一生的梅花精神。当今画坛,画梅各派更是异彩纷呈,蔚成大观。另外,梅花还可以同其他许多事物组成图案,如“喜鹊登梅”、“竹梅双喜”等,预示着喜庆与吉祥。绘画以外,还有许多与梅花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梅花三弄》,姜夔填词作曲的《暗香》、《疏影》等。
编辑:西安花卉网 来源:华夏经纬网
网址:http://www.xahhw.com http://xahhw.com